技術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多肽類大分子藥物胰島素(insulin,INS),常通過sc 給藥,生物半衰期短,需低溫冷鏈運輸和貯存,嚴(yan) 重影響了患者用藥的依從(cong) 性與(yu) 便捷性。盡管如此,由於(yu) 缺乏替代的藥物及給藥方式,sc 胰島素仍然是治療1 型和2 型中晚期糖尿病的治療途徑。胰島素透皮遞送是一種有潛力的給藥方式,相對於(yu) sc,透皮遞送可極大改善患者的依從(cong) 性。然而,皮膚角質層屏障使大分子藥物難以透皮吸收。隨著微製造技術的進步,微針這種可打破角質層障礙、可自我服務、無痛、緩釋的透皮給藥方式受到了研究者的關(guan) 注。其中,可溶性微針(flexiblepatches,DMNs)介導的多肽類大分子藥物透皮遞送技術,以其低成本、單劑量、易於(yu) 給藥、可避免肝髒首過效應、改善熱穩定性、簡化藥物運輸貯存和醫療廢物處理等優(you) 勢,有望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。
白及多糖(Bletilla striata polysaccharide,BSP)是從(cong) 蘭(lan) 科白及屬植物白及B. striata (Thund.) Reichb.f.塊莖中提取的一種天然可溶性葡甘露聚糖材料,廣泛用於(yu) 藥物製造黏合劑、成膜材料、凝膠和傷(shang) 口敷料等。目前,已證明白及多糖具有促進傷(shang) 口愈合和止血的作用,還具有抗炎、抗氧化和抗菌活性。因此,白及多糖可能有助於(yu) 恢複因微針插入引起的微創傷(shang) ,如防止細菌感染和減輕炎症。本課題組的前期研究工作已製備了以白及多糖為(wei) 基質的DMNs,其易於(yu) 製造,針體(ti) 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,皮膚刺入性能較好。然而白及多糖作為(wei) 微針背襯材料,缺乏理想的柔韌性,容易斷裂且與(yu) 皮膚貼合度欠佳。由於(yu) 皮膚的彈性,微針需要足夠的機械強度才能穿透角質層,背襯則需要足夠的柔韌性與(yu) 皮膚緊密貼合,以利於(yu) 藥物的成功遞送。擬采用微模塑法製備包載胰島素的白及多糖可溶性微針柔性貼片(INS-DMNs),以白及多糖為(wei) 針體(ti) 材料,聚乙烯醇為(wei) 背襯材料,通過工藝優(you) 化,製備具有良好柔韌性背襯與(yu) 刺入性能的可溶性微針,並考察其理化性能和初步藥效學,為(wei) 白及多糖製備的DMNs 應用奠定基礎。
1、微針機械強度測定
儀(yi) 器:上海騰拔質構儀(yi) (TBUTA-23/Universal TA)
探頭:圓柱形探頭
將可溶性微針樣品放於(yu) 圓柱形探頭的正下方,測試條件如下:
測試模式:壓縮
測試速度:0.1mm/s
目標模式:距離 800微米
可以用於(yu) 測定可溶性微針的機械強度和彈性模量。